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牛毛七

牛毛七

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毛七

药材名称牛毛七

拼音Niú Máo Qī

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全草。全年采收,阴干用。

原形态密集成丛,暗绿带黄棕色,高4~10厘米。茎直立,纤细,又状分枝,多目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枝,形成分层的垫状;密披红棕色暇根。叶密生,干时卷缩,湿时倾立,狭长披针形,全缘,内卷;中肋单一,细长,先端突出叶尖。雌雄同株。蒴柄黄色,干时直立,湿时弯曲。孢蒴圆卵形,具短台部,具深色纵纹8条。蒴盖圆盘状,具长喙。蒴帽兜形。

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背阴的岩壁、岩穴或石隙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
性味味甘淡,性平。

功能主治养阴清热,安神定志,祛风除湿,止血镇痛。治骨蒸潮热,神经衰弱,风湿疼痛,癫狂,外伤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4~5钱。外用:研末撒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牛毛七

药材名称牛毛七

拼音Niú Máo Qī

英文名Oreas

出处出自《陕西中草药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曲尾藓科植物山毛藓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reas martiana(Hopp. Et Hornsch.) Brid.[Weisia martiana Hopp.et Hornasch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采收,阴干用。

原形态山毛藓,密集成丛,暗绿带黄棕色,高4-10cm。茎直立,纤细,叉状分枝,多自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技,形成分层的垫状;密披红棕色假根。叶密生,干时卷缩,湿时倾立,狭长披针形,全缘,内卷;中肋单一,细长,先端突出叶尖。雌雄同株。蒴柄黄色,干时直立,湿时弯曲。孢蒴圆卵形,具短台部,具深色纵纹8条。蒴盖圆盘状,具长喙。蒴帽兜形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背阴的岩壁、岩穴或石隙中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云南、四川、陕西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数十株密集丛生,呈垫状或团门面,暗绿带黄棕色。每株分离湿润后,茎纤细,长可达10cm,多分枝,分枝基部可见密集的红棕色须状假根。叶密生,干时卷缩,展开后呈卵状披针形,全缘内卷,基部下延呈尖耳状,顶部狭尖,中肋1条,先端突出叶尖。有的可见孢蒴,圆卵形,具短台部,有8条深色纵皱,蒴盖圆盘状,具长喙,蒴帽兜形。气微,味淡。

性味甘;淡;平

归经心;肺经

功能主治养阴清热;安神定志;祛风除湿;止血镇痛。主骨蒸潮热;神经衰弱;风湿麻木;筋骨疼痛;癫狂;外伤出血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2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
复方1.治神经衰弱山毛藓15g,枣仁9g,炙远志6g。煎。

2.治风湿麻木山毛藓15g,络石藤9g。煎服或泡酒服。(1-2方出自《中国药用孢子植物》)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牛儿藤

    药材名称牛儿藤拼音Niú ér Ténɡ别名大鸭公藤、石萝藤、石蔓藤、大叶甜果子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鼠李科植物黄背勾儿茶的根、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rchemia flavescens(Wall.

  • 台湾厚壳树

    药材名称台湾厚壳树别名岭南白莲茶来源紫草科台湾厚壳树Ehretia taiwaniana Nakai,以树皮、木心材入药。生境分部台湾、广西。性味木心材:甘、咸,平。树皮:苦,平。功能主治木心材:破瘀

  • 苏木蓝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苏木蓝药材名称苏木蓝拼音Sū Mù Lán别名山豆根[贵州]、木蓝叉来源为豆科木蓝属植物苏木蓝Indigofera carlesii Craib,以根入药。秋季

  • 细叶泥炭藓

    药材名称细叶泥炭藓拼音Xì Yè Ní Tàn Xiǎn别名满天星来源苔藓类细叶泥炭藓Sphagnum teres (Schimp.)Angstr.,以全草入药

  • 绢毛苣

    药材名称绢毛苣拼音Juàn Máo Jù别名扫工色尔布(藏名)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菊科植物绢毛苣的全草。7~9月采收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有白色乳汁,高4~25厘米

  • 虎掌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、白花虎掌草、见风青、见风黄、蜜马常、汉虎掌、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

  • 偏叶白齿藓

    药材名称偏叶白齿藓拼音Piān Yè Bái Chǐ Xiǎn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齿藓科植物偏叶白齿藓的植物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ucndon secundus(Harv.)Mitt.采收和储藏:

  • 下草

    药材名称下草别名筋骨草、散血草、苦地胆来源唇形科下草Ajuga genevensis 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湖南、广西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主治凉血解毒,散瘀止痛。主治跌打肿痛,骨折,热毒,痈疮。用法

  • 蒿枝七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蒿枝七药材名称蒿枝七来源罂粟科绿绒蒿属植物黄花绿绒蒿Meconopsis chelidonifolia Bur. et Franch.,以根入药。夏秋采根,洗净切片晒干。性味淡,温

  • 海狗油

   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。取海豹的脂肪,入锅熬炼,滤取净曲。原形态参见"海狗肾"条性味性热。功能主治善消利。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