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注。即石关,见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②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24卷。吴考槃编。刊于1931年。吴氏集古今《金匮要略》注本53种,择其精要诠释此书各篇条文,间附编者个人见解。末附《素灵药义》一卷。
指脏腑阴阳俱虚,或气血俱虚,或肾阴阳俱虚。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,或阴阳俱损而致。在辨证方面,既有阳虚的见证,又有阴虚的见证。治疗原则应两补阴阳,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,分主次施治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舌苔色黄而暗晦,主阳热亢盛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京兆(今陕西境内)医工,将药物按性味功用分类解释。删去重复,又附以诸药制使畏恶解毒相反相宜者为一类,撰《本草性事类》1卷,佚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雄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参见天花精言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