燎疱
病名。北方俗称热疮,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。详疮条。
病名。北方俗称热疮,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。详疮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色主病之一。青色属肝、属木,主惊风抽搐之证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目下色青者,肝风也;风门(目)色青者,风病变搐也;乍赤乍青者,瘈疭也;面青吐沫,卒不知人者,痫也。”
真阴不足,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机。症见头目眩晕、面色潮红、目赤、咽干、喉痛、牙痛等。治宜滋阴降火。
病名。见《医经溯洄集·中风辨》。简称真中。系指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。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。《医略十三篇》:“真中风者,真为风邪所中。”症见猝然倒仆,昏不知人,或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舌强不能言。治疗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肾阳。与元阴相对而言,是生命的本元,故称。详肾阳条。
又称肾亏。多因劳累过度、房事不节或久病亏损所致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肾病者,腹大胫肿,喘咳身重,寝汗出憎风,虚则胸中痛,大腹小腹痛,清厥意不乐。”临床上一般可分肾阴虚与肾气虚。各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伤寒明理论》。即神志昏迷不清,或全然不知。详昏迷条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《针灸资生经》:“妇人产后浑身疼,针百劳穴,遇痛处即针,避筋骨及禁穴。”所述位置不详,或作阿是穴。《针灸集成》曰:“百劳,在大椎向发际二寸点记,将其二寸中折墨记,横布于先点上,左右两端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