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火针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火针即煨针也。”见火针条。
《卫生宝鉴》卷十九方。炒神曲、炒麦芽、黄连各半两,肉豆蔻(面裹煨)三两,芦荟二钱半,使君子仁十个。为细末,猪胆汁为丸,黍米大或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至三十丸,空心食前米汤送下。治小儿脾疳瘦弱,或泄利无度。
指针刺得气后,将针留置于穴位内至预定时间再予出针。《素问·针解篇》:“刺其实须其虚者,留针。”意即治疗实邪疾患,可用留针的方法。留针期间可施行各种手法操作,并可加用温针、电针等。留针时间长短应视具体情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鲜黄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。即大金钱草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雷丰条。
指能引起流行的传染性强的病邪。
五脏疟之一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肾疟者,令人洒洒然,腰脊痛宛转,大便难,目眴眴然,手足寒,刺足太阳少阴。”治宜桂枝加归芍汤、乌梅丸等。参见五脏疟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伽蓝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