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滋阴清化丸

滋阴清化丸
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四方。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浸)、天门冬麦门冬茯苓、炒山药枸杞子白芍药(酒炒)、黄柏(盐酒炒)、知母(盐水炒)、玄参、炒薏苡仁各一两,五味子七钱,生甘草五钱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空腹噙化。治阴虚火动而后嗽者。若盗汗,加黄芪(蜜炙)七钱;痰嗽甚,加陈皮贝母各一两。②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一引何继充方。天门冬、枸杞子、麦门冬、知母(酒洗)、当归(酒洗)、生地黄(酒洗)、熟地黄(酒煮)、川贝母各二两,五味子七钱,牡丹皮山茱萸、玄参各一两,茯苓、山药各一两五钱。为末,炼蜜为丸,每服三钱,空腹白开水送下。治肺痈。③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方。熟地黄、生地黄、天门冬、麦门冬、当归、鳖甲阿胶、白芍药、茯苓、山药、贝母、天花粉、甘草、五味子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含化。治劳嗽痰热,口渴汗出。④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天门冬、麦门冬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知母、贝母、茯苓、山药、天花粉、五味子、甘草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含化。治内伤咳嗽

猜你喜欢

  • 少角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按五音建运理论,角代表木运,故不及之木运称为少角。

  • 蝼蛄疖

    病名。常见头皮疮疡之一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又名曲蟮拱头,蝼蛄窜穴。由暑热生疖失治所致。多发于小儿头皮,初起为毛囊性丘疹,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,根底坚硬,继之形成脓肿,多自溃浓出;因脓泄不畅

  • 冷热利

    病证名。冷热之邪相杂损伤胃肠而致的腹泻,又名冷热泻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:“小儿先因饮食,有冷气在肠胃之间,而复为热气所伤,而肠胃宿虚,故受于热,冷热相交,而走下利,乍黄乍白,或水或谷,是为冷热利也

  • 史可甦

    【介绍】:宋末医生,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平生好学,晚年博览群书,旁通医学,救治病人甚多,人称其住室为“更生堂”,因取名“可甦”,而隐其原名。

  • 吊茄子

    即子宫脱垂之俗名。详子宫脱垂条。

  • 见苗

    出《痘疹心传必效良方》。即痘疮见形。详该条。

  • 河豚中毒

    病名。河豚鱼古称鯸鲐鱼,俗称廷巴鱼。指误食河豚鱼出现中毒症状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食鯸鲐鱼中毒候》。症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大便带血,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,眼睑下垂,肢体软瘫,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

  • 肛瘘

    病名。即肛漏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口水不止

    病证名。多由脾胃虚弱,脾虚不能运化水湿,水湿上泛而致口水流出不止,兼见脘腹胀满,胸闷、困倦乏力。治宜健脾益气,和胃渗湿。方用参苓白术散。

  • 竻角强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露兜竻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