滋阴润燥
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即养阴润燥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细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荔枝核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由汗出受风,与湿相搏、风湿凝滞肌肤而成。初起形如粟米,搔痒无度,破流脂水;甚则疮面湿烂,浸淫成片,延及项背。治宜疏风、清热、利湿。内服消风散,外搽冰硫散。相当于脂溢性湿疹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有头疽生于肺俞及肝俞。证治同发背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算盘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八风之一。指从北方来的风邪。《灵枢·九宫八风》:“风从北方来,名曰大刚风,其伤人也,内舍于肾,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,其气主为寒也。”
【介绍】:参见钱瑛条。
概指药物的四气、五味和升降浮沉等性质和功能。
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拇指。详该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即蟾酥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