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推拿方法名。由喉部向下推至中脘穴,用治呕吐等症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:“推胃脘,由喉往下推,止吐;由中脘往上推,则吐。均顷蘸汤。”
出《花镜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肩胛骨。其前方呈扁平三角形,向后凹陷,形同饭勺,故名。
脏腑气血虚衰。表现为少气懒言、心悸神疲、头晕视蒙、食少肢倦、腰痠腿软、失眠梦遗,舌淡嫩,脉虚弱等症。
气功功法。为小周天的全称。详该条。
全舌紫色,舌中有黄燥苔。多因脾胃脏腑素热,或嗜酒积热,或燥火内盛,或误服温补药所致,均属里实热证,宜攻下泄热。若有表证,宜解表通里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指验齿与龈以辨病。叶天士云:“齿为肾之余,龈为胃之络。小儿病看舌后,亦须验齿。”“热邪耗肾液者,齿色必黄,黄如酱瓣宜救肾。热邪耗胃液者,齿色必紫,紫如干漆,宜安胃。齿光燥如石者,胃热;枯骨色者,肾液枯
经穴名。代号BL4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六、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支;并有肋间动、静脉后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,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松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