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字伯玉。先代为开封(今河南开封)人,后迁居秀州(今浙江嘉兴)。精通医药,被称为“药师”。
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同。膝以下的足胫部分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伤寒方经解条。
见《本草推陈》。为番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14卷(附《脉诀阐微》1卷)。清·陈士铎述(托名岐伯、张仲景所传)。成书约为1687年。内容包括内、外、儿、妇等各科疾病证治。分伤寒、中寒、中风等126门,700余证。每证详列病状、病因、
病证名。症与逆顺生翳相同,但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认为:“翳自上而生下者为逆,自下生上者为顺。”与《银海精微》等的见解相反。参见逆顺生翳条。
证名。指头额局部多汗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》称为额上汗出。分虚实二证,实证湿热者居多,虚证多为亡阳虚脱之候。《类证治裁·汗症》:“胃热上蒸,额汗发黄,小水不利者,五苓散加茵陈,甚则茵陈蒿汤利之。”
男性尿道口。《寓意草》:“其实漏病乃精窍之病。”
病证名。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:“胎前手足麻木,此属血少,宜养血安胎,以八珍汤为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