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混睛障

混睛障
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又名混睛、混障症。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混睛之证,初起白睛混赤,渐生赤脉,遮漫乌睛,或白或赤,漫珠一色,白忌光滑如苔,赤忌赤脉外散,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,渐致碜涩泪出,羞明隐痛,视物昏矇,此乃肝脏毒风与瘀血上凝所致。先宜洗去瘀,后服地黄散,外点磨障灵光膏。”本症类今之角膜实质炎。此外,沙眼角膜血管翳的某些症情亦与之相似。参见气翳赤膜下垂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块痰

    块状的痰。由于肺失清肃,气机失调,郁结凝聚而致。痰难吐咯,吐痰成块状。治疗以顺气、化痰、清热等法。

  • 吴景贤

    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记载:著有《诸病源候论》5卷,目录1卷。据研究,吴景贤当系今题名巢元方撰《诸病源候论》的作者之一。

  • 刘继芳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养元。安徽人。精于外科,四方求医的人很多,著有《发挥十二动脉解》、《怪证表里因》等书,均佚。长子翱鲤承继家业,曾任太医院吏目。

  • 下巴骨

    骨名。又名地阁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血参根

    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丹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气虚耳鸣

    耳鸣的一种。《诸病源候论·耳鸣候》:“此为血气虚损,宗脉不足,病苦耳鸣嘈嘈。”《医钞类编·耳病门》:“耳聋、耳鸣:有痰,有火,有气虚,有阴虚,有肝火。”《医学入门·耳》治气虚耳鸣,四君子汤。若气虚有火

  • 光皮木瓜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模樝之药材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三固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即三痼。详该条。

  • 童女

    未成年的女孩。

  • 鱼脊疮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由阳虚,复感湿热结滞而成。此证发展缓慢,患处皮肤坚硬肿痛,初起白泡,渐扩大形长似鱼脊,破后流黄水,成脓较迟。治宜补气温散活血。始用隔蒜灸,并可用真君妙贴散香油调敷;内服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