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泡泡草

泡泡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

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7~12厘米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~4个轮生,线形,长1~1.5厘米。花序似头状;花长14~17(13~18)毫米,淡紫色或紫红色;花萼与叶柄等长,萼有毛,长6~9毫米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径8~11毫米,有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沙丘上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内蒙古。

性味辛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疮疖痈肿,乳腺炎,感冒,瘰疬结核,急慢性湿疹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(鲜品0.5~1两)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涂。

复方①治疮疖痈肿:鲜泡泡草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②治乳腺炎(初期):泡泡草适量。煎水外洗。

③治瘰疬结核:泡泡草、白蒺藜各适量。研末,麻油调敷患处。

④治急慢性湿疹,婴儿湿疹:泡泡草、北五加皮甘草各一钱。研末,苦参籽馏油调涂,一日三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英文名Franchet Groundcherry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。

出处出自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tropis oxyphylla DC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采收全草,晒干。

原形态山棘豆多年生草本,高7-12cm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-4枚轮生,线形,长1-1.5cm。花序似头状,花长14-17cm,有毛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直径8-11mm,被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性味辛;寒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咽喉痛;疮疖痈肿;瘰疬结核;急慢性湿疹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,鲜品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;或研末调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香树果

    药材名称连香树果拼音Lián Xiānɡ Shù Guǒ别名芭蕉香清、山白果来源药材基源:为连香树科植物连香树的成熟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cidiphyllum japonicum Sieb

  • 金石斛

    药材名称金石斛别名短唇石斛来源兰科金石斛Dendrobium linawianum Reichb. f.,以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广东、台湾、湖北、西南。性味甘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。主治热病伤津

  • 金丝猴

    药材名称金丝猴拼音Jīn Sī Hóu别名金线狨(《杨文公谈苑》),狨(《本草拾遗》),仰鼻猴(《中国经济动物志·兽类》)。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。原形态体长53~77

  • 白毛草

    药材名称白毛草拼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。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晒干。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达

  • 大风艾

    药材名称大风艾拼音Dà Fēnɡ ài别名艾纳香、冰片艾来源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a DC.,以根、嫩枝、叶入药。夏秋采收,鲜用或阴干。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大草本或

  • 倒赤伞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倒赤伞药材名称倒赤伞拼音Dǎo Chì Sǎn来源菊科倒赤伞Ainsliaea latifolia (D. Don) Sch.-Bip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西藏。性味辛

  • 小冬青

    药材名称小冬青拼音Xiǎo Dōnɡ Qīnɡ来源药材基源:为冬青科植物三花冬青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ex triflora B1.[I.horsfieldii Miq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

  • 冬瓜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冬瓜皮药材名称冬瓜皮拼音Dōnɡ Guā Pí英文名EXOCARPIUM BENINCASAE别名白瓜皮、白东瓜皮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

  • 地红子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红子根药材名称地红子根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,又名:矮红子。半常绿

  • 秋枫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秋枫木药材名称秋枫木拼音Qiū Fēnɡ Mù别名秋风(《桂海虞衡志》),胡杨、红桐、茄苳树、赤木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水梁木、三叶红、鸭脚枫、千金不倒、丢了棒(《广西药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