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泡泡草

泡泡草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

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
来源为豆科植物山棘豆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7~12厘米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~4个轮生,线形,长1~1.5厘米。花序似头状;花长14~17(13~18)毫米,淡紫色或紫红色;花萼与叶柄等长,萼有毛,长6~9毫米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径8~11毫米,有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于沙丘上。分布吉林、辽宁、陕西、内蒙古。

性味辛,寒。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治疮疖痈肿,乳腺炎,感冒,瘰疬结核,急慢性湿疹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(鲜品0.5~1两);或研末为散。外用:煎水洗或研末调涂。

复方①治疮疖痈肿:鲜泡泡草一两。水煎服。

②治乳腺炎(初期):泡泡草适量。煎水外洗。

③治瘰疬结核:泡泡草、白蒺藜各适量。研末,麻油调敷患处。

④治急慢性湿疹,婴儿湿疹:泡泡草、北五加皮甘草各一钱。研末,苦参籽馏油调涂,一日三次。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泡泡草

药材名称泡泡草

拼音Pào Pào Cǎo

英文名Franchet Groundcherry

别名尖叶棘豆、山泡泡、羚羊蛋。

出处出自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

来源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山棘豆的全草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xytropis oxyphylla DC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采采收全草,晒干。

原形态山棘豆多年生草本,高7-12cm,全株呈白色。小叶3-4枚轮生,线形,长1-1.5cm。花序似头状,花长14-17cm,有毛。荚果膨大,球形或卵状球形,直径8-11mm,被褐色毛。花期7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沙丘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等地。

性味辛;寒

归经肝经

功能主治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咽喉痛;疮疖痈肿;瘰疬结核;急慢性湿疹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,鲜品15-30g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煎水;或研末调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叶狗牙七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花叶狗牙七药材名称花叶狗牙七拼音Huā Yè Gǒu Yá Qī别名金毛狗脊出处《陕西中草药》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华北鳞毛蕨的根茎。夏、秋间采挖,去须根,洗净晒干。原

  • 白杨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白杨叶药材名称白杨叶拼音Bái Yánɡ Yè出处《唐本草》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山杨的叶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龋齿,煎水含漱。又治骨疽久发,骨从中

  • 花松萝

    药材名称花松萝拼音Huā Sōnɡ Luó来源药材基源:为松萝科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snea florida (L.)Wigg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胡椒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胡椒药材名称胡椒拼音Hú Jiāo英文名FRUCTUS PIPERIS别名白胡椒、黑胡椒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.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。秋末至次春

  • 酸不溜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酸不溜根药材名称酸不溜根拼音Suān Bù Liū Gēn出处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。春、秋挖取,晒干。原形态植物形态详"酸不溜"

  • 猫头鹰

    药材名称猫头鹰拼音Māo Tóu Yīnɡ别名横纹小枭、鬼车枭、夜食鹰、鸺鹠、鵰鸮、鹫鸺鹠、大猫王、黄嘴角鸮、木兔来源鸮形目鸱鸮(Chī Xiāo)科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

  • 剪夏罗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剪夏罗药材名称剪夏罗拼音Jiǎn Xià Luó别名剪红罗(《证治要诀》),剪春罗(《纲目》),碎剪罗(《花镜》),剪金花、雄黄花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阔叶鲤鱼胆(

  • 石见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石见穿药材名称石见穿拼音Shí Jiàn Chuān别名石打穿、月下红、小红参、紫丹花来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.

  • 白薯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薯莨药材名称白薯莨拼音Bái Shǔ Lànɡ别名山仆薯、板薯、那亚、榜花薯、叶板茨、榜薯、野葛薯、山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白薯莨Dioscorea hisp

  • 喜马拉雅米口袋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喜马拉雅米口袋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米口袋拼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别名杰巴区土(藏名)。出处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。7~8月采收。原形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