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生于耳后发下,软小高突,不痛不痒。治法:以针刺破瘤体,粉发齐出。即皮样囊肿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白头翁茎叶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拦路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见《泰定养生主论》。即酒痰。详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辨证录》卷十三瘰疬门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疮生于胁部者,证治见疔疮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生。字不远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精医学、兼通佛学(大乘),撰述有《芷园臆草》、《医种子》,辑录有《神农本经》等书。其子卢之颐,也是当地名医。他们在医学上都表现了一定佛家思想的影响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辨证录消渴门》。因胃火炽盛,津液干涸所致。主要症候为嘈杂易饥,大渴恣饮,饮一溲二。治宜滋阴泻火。用闭关止渴汤、止消汤等方。参见消渴、中消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