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汗源流》:“一云油汗,即粘汗也。”详汗出如油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眼耳鼻门》。即碧天丸,见该条。
即毖骨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时疫白喉捷要》。即白喉之俗称。详白喉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8卷。明·王纶撰。约刊于1500年。本书将古本草加以集要整理,共分三部。第一部(卷1)总论药性,多引用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内经》之说;第二部(卷2~6)将药物分为草、木、菜、果、谷、石、兽、
①《圣济总录》卷四十二方。黄芪三分,炮附子、人参、槟榔、白术、百合、炒酸枣仁、茯苓(去皮)、麦门冬(汤浸去心)、肉桂各半两。为末,分为十帖,每帖加生姜五片,水煎,空腹服,日二次。治肝虚胆寒,夜间少睡,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杠板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时毒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调条。
指热乳伤胃而致的吐泻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伤热乳者,物出热,面赤唇燥者是也。”临床多伴有四肢温,口渴等。治以清利和胃为主,宜六一散,煨生姜煎汤调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