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气绝

气绝

古病名。指十二经脏气衰竭败绝的疾患。《难经·二十四难》:“手足三阴阳气已绝,何以为候,可知其吉凶不?……三阴气俱绝者,则目眩目瞑,目瞑者,为失志,失志者则志先死,死即目瞑也。六阳气俱绝者,则阴与阳相离,阴阳相离,则腠理泄,绝汗乃出,大如贯珠,转出不流,即气先死,旦占夕死,夕占旦死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·肺脏》:“扁鹊曰,气绝不治,喘而汗出,二日死。气应于手太阴太阴气绝,则皮毛焦,气先死矣。”参见气极脉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邪恋心包

    指邪气羁留心包,阻蔽神明而致昏迷惊厥,持续多天不醒的病变。多与病邪夹痰有关。宜结合化痰开窍治疗。

  • 产育保庆集方

    见产育保庆集条。

  • 金线吊乌龟

    ①见《杭州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千金藤之别名。②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白药子之别名。③见《滇南本草》整理本。为地不容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奇恒之腑之一。即骨髓和脊髓。髓由肾的精气与水谷精微所化生,有充养骨胳,补益脑髓的作用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骨者髓之府。”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肾不生则髓不能满。”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五谷之精液和

  • 手足软

    五软之一。四肢为脾所主。小儿胎禀不足,乳食失调,以致肝肾脾胃虚弱,故四肢无力,手软不能握持,足软不能站立。治以补益为主。先用补肾地黄丸滋补肝肾,继用扶元散调补脾胃。

  • 太仓丸

    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三方。白豆蔻、砂仁各二两,丁香一两,陈仓米(土炒)一升。为细末,姜汁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六十至七十丸,生姜煎汤送下。治脾胃虚弱,不进饮食,及反胃呕吐。

  • 紫疥斑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四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
  • 气涩嗽

    病证名。指痰湿阻滞,气机不利,喘而咳微者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气涩嗽:气涩咳嗽,气塞喘而咳不起也。用二陈汤加瓜蒌、莱菔子、桔梗、枳壳。”参见咳嗽条。

  • 嗜异

    病证名。指病人喜食异物。《寿世保元》:“小儿爱吃泥土,乃脾虚胃热所致,面色青黄,或是虫动。”临床上脾疳、虫积的患儿多有嗜异的症状。

  • 水木通

    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三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