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树花

树花

药材名称树花

拼音Shù Huā

别名白参、天花菌、八担柴

来源药材基源:为白蘑科真菌裂褶菌的子实体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zophyllum commune Fr.[Agaricusalneus L.;Schiaophyllum Schrot.]
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去除杂质,晒干。

原形态子实体往往覆瓦状叠生。菌盖无柄,侧生,或背面有附着点,革质,强韧,干时卷缩,润湿时恢复原状,扇形或肾形,宽1-4cm。盖面白色至灰白色,有绒毛或粗毛,常有环纹;盖缘反卷,有多数裂瓣,呈小云状锯齿。菌肉薄干,韧,白色带褐色。菌褶幅窄,从基部放射而出,直达盖缘尽头,有长短不同的三种褶;沿边缘纵裂反卷,白色、灰褐色至淡肉桂色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长椭圆形,无色,光滑,(4-6)μm×(2-3)μm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阔叶树或针叶树的倒木、枯立木、原木、伐桩及木材上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卷缩,湿润后呈扇形或肾形,直径1-3cm,白色、灰白色或淡紫色,表面有绒毛或粗毛,边缘反卷,并呈瓣裂,裂瓣边缘波状;革质。菌肉薄,类白色。菌褶狭窄,从基部辐射而出,白色、灰白色或淡紫色,边缘纵裂而反卷。无菌柄。气微,味淡。

化学成分含多糖,蛋白质,麦角甾醇(ergosterol),裂褶菌黄素(schizoflavin),裂褶菌黄素Ⅰ、Ⅱ,还含多种酶,如培养液中含有β-甘露聚糖酶(β-mannanase),木聚糖内切酶(en-doxylanase),羧基蛋白酶(carboxyl proteinase),β-葡萄糖甙酶(β-glucosidase),纤维二糖酶(cel1obiase);菌体中含己糖激酶(hexokiase〕等。

药理作用裂褶菌提取的裂褶多糖(SPG),能显着抑制肿瘤生长;对动物急、慢性感染有防御作用,能预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等多种细菌的感染。并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,显着增加脾脏产生绵羊红细胞(SRBC)抗体的细胞数,增强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。SPG1是裂褶菌丝体分得的孢内多糖,可显着对抗氢化可的松对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;小鼠腹腔注射后显着增强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(PFC)反应。从发酵培养液分得的孢外多糖SPG2和SPG1都能促进刀豆素A(Con A)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;均可恢复老龄小鼠低下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;还能使老年小鼠的PFC反应恢复到成年水准。裂褶菌多糖1mg/kg腹腔注射荷肉瘤S180小鼠,连续10天,可抑制肿瘤重量达99%,此抑制作用为非细胞毒作用,而是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。

性味甘;性平

归经脾经

功能主治滋补强身;止带。主体虚气弱;带下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6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合萌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合萌药材名称合萌拼音Hé Ménɡ别名水茸角(《中藏经》),合明草(《本草拾遗》),水皂角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木排豆、木稗(《广西中兽医药植》),独木根、野皂角、大

  • 蛤仔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蛤仔药材名称蛤仔拼音Há Zǎi别名蚬子来源瓣鳃纲帘蛤科蛤仔Venerupis (Amygdala) philippinarum (Adamset Reeve),以贝壳、

  • 广石豆兰

    药材名称广石豆兰拼音Guǎnɡ Shí Dòu Lán别名单叶岩珠、岩枣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广东石豆兰的假鳞茎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

  • 毛菊苣

   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,以地上部分入药。生境分部新疆。性味淡,凉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消肿利尿,健胃。用于肝炎,肾炎

  • 雷丸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雷丸药材名称雷丸拼音Léi Wán英文名OMPHALIA别名竹苓、雷实、竹铃芝来源本品为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. 的干

  • 瑞香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瑞香根药材名称瑞香根拼音Ruì Xiānɡ Gē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根或根皮。性味《纲目》:"甘咸,无毒。"功能主治《医学集成》:&quo

  • 花松萝

    药材名称花松萝拼音Huā Sōnɡ Luó来源药材基源:为松萝科植物花松萝的地衣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snea florida (L.)Wigg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青兰

    药材名称青兰拼音Qīnɡ Lán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青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racocephalum ruyschiana L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节段晒干。原形态青兰,多年生草本

  • 毛花洋地黄

    药材名称毛花洋地黄别名毛花毛洋黄来源玄参科毛花洋地黄Digitalis lanata Ehrh.,以叶入药。化学成分叶含毛花洋地黄甙甲、乙、丙。毛花洋地黄甙丙经酶水解产生地毒甙(digoxin,C41

  • 鹅内金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鹅内金药材名称鹅内金拼音é Nèi Jīn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砂囊内壁。全年均可采收。将鹅杀死后,取出肫,剖开,剥取内衣,洗净,晒干。性状干燥的鹅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