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决明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补阴。详该条。
①见成都中医学院等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野牡丹之别名。②见《成都中草药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出明·汪机《痘治理辨》。即奶麻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清肝热与养肝阴的药物组合,治疗肝热盛导致肝阴亏而生眼疾的方法。清肝热如白菊花、夏枯草、白芍、冬桑叶之类;养肝阴如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蕤仁、酸枣仁之类。但这两类药中,多半既有清肝又有养阴作用,故也有
病证名。指痰结气逆所致的呃逆。《证治汇补·呃逆》:“痰呃,呼吸不利,呃有痰声,脉滑有力。”治宜豁痰利气。可先用盐汤探吐,后用导痰汤。属痰火者,可用牛黄丸、栀连二陈汤。参见呃逆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酒刺、粉刺。详各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即肩疽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