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上实下虚。详该条。
出《摘元方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余士冕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。即解溪,见该条。
食疗著作。见《费氏食养》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即疮痘喘、惊风喘,虚肿喘、吐泻喘、下痢喘。为邪胜正衰,元气将脱的危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,官阶正八品。参见御药院条。
拔罐法的一种。此法是用煮水时水气之力,排去罐内空气,使罐内形成负压,以吸着在拟吸拔的穴位或皮肤上的一种疗法。由于此罐多用竹筒制成,因此,亦称竹罐疗法。其操作方法如下:将竹罐放在清水中煮沸3~5分钟。然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六。即鼻疳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在两次月经之间,即细缊之时,有周期性出血,血量少于正常月经量,或伴轻微腹痛、腰痠的病证。亦称经间出血。常因肾阴虚、湿热、血瘀所致。因禀赋不足,或房劳多产伤肾,肾阳不足,精血亏损,于絪组之时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