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杜本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二胡麻油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薄荷、地骨皮、牡丹皮、焦栀子、玄参、天花粉各等分,细辛量加倍。水煎,冷服。治痧症因热致呃逆者。
见圣济总录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脉象之一。脉波幅较短,不能满于寸口,应指在关部较明显,而寸、尺部均有不足之感,主气病。短而有力主气郁,短而无力主气损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短则气病。”
证名。指感受风热阳邪所致的表证。《赤水玄珠·论表里热》:“有表而热者,谓之表热。”症见发热,恶风,头痛,口渴咽痛,咳嗽痰黄,舌苔薄白或微黄,脉浮数等。治宜辛凉解表。用桑菊饮、银翘散等方。参见热证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。为蘘荷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八爪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即玉米轴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