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杜光庭条。
证名,见《备急千金要方·淋闭》。又称小便不禁,详该条。
多指胃肠、肺胃实热或肝胆郁热。因外邪传里化热,或内郁生热,症见发热、不恶寒反恶热、口渴引饮、烦躁或心烦口苦、小便短赤,舌质红苔黄,脉洪数或弦数有力等。
病证名。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又名缠腰火丹、火带疮、蛇串疮。系由湿热火毒,蕴蓄经络而发。《外科大成》载其症“初生于腰,紫赤如疹,或起水疱,痛如火燎”。虽多发于腰及胸胁等处,但亦可发生于其他部位。发病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天南星之简称,详该条。
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员利针,取法于针,微大其末,反小其身,令可深内也,长一寸六分,主取痈痹者也。”是一种针体细小而尖微大圆利的针具。用于治疗痈肿、痹症等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惊吐。见该条。
即手第三指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心主之筋,起于中指。”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