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著作。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,内容全同。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《太平圣惠方》卷100中的《明堂灸经》及《小儿明堂灸经》的全文,改题此名刊行者。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,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
温疫著作。5卷。明吴有性原撰,清刘奎评释。刊于乾隆五十一年(1786年)。刘氏以《温疫论》之次序不便观览,乃命其子刘秉锦将此书重予分类,刘奎结合个人经验,对《温疫论》予以增删评释。现存初刻本、《说疫全
悖,违反、逆乱。出《灵枢·论勇》。指饮醉酒后言行胡乱,失于常态。
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上体左转,左臂微屈,手心朝上,在转身的同时拦成侧平举状,再迅速收回腰间,右手自右向左上方迅速压下,左手顺势翘掌推出,左右同姿,交替进行。
证名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清·不著撰人《外科集要论法》。即调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病名。指痔之形似翻花者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多因患痔夹感热毒,气血壅滞所致。症见肛肠痔脱出,其形如翻花状,肉色紫黑,痛流血水。治宜凉血解毒。内服犀角地黄汤;外用荆芥、防风、朴硝煎汤薰洗,或配合擦万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脉传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洪连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一集:“……蛾子生在喉窝内,为落井蛾喉。”乳蛾的一种。参见蛾症有关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