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摘星楼治痘全书

摘星楼治痘全书

书名。又名《治痘大成》、《痘科大成》。18卷。明·朱一麟撰。刊于1619年。本书采集古今痘疹著作,分别对痘症总论、痘疹各阶段及其症状、治疗等作了评述,并收载了作者治痘验案、古方、药性释义以及痘症杂论、种人痘法等。书中并附灯火攻痘法一文及穴位图,是为本书的特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花疔草

    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农吉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子舌胀

    病名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热结于舌下,复生一小舌子,名曰子舌胀。”详重舌条。

  • 朱光被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峻明。履贯未详。撰有《金匮要略正义》(又称《金匮读本》)。

  • 黄帝内经太素

    书名。是《黄帝内经》的一种早期传本。包括《素问》、《针经》(即《灵枢》)两部分的内容。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,共30卷,今已残缺。国内刊本只有23卷。本书不仅保存了《黄帝内经》中一些原文

  • 刃伤

    病名。出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金创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子痢

    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指产后患痢。多因产后虚损,下地过早,伤于风冷,风冷乘虚入于大肠,肠虚则泻所致。②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指产后恶露不行,败血渗入大肠,积滞而成泄痢者。详产后下利条。

  • 枫杨叶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麻柳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聚毛

    见《黄帝内经太素》。即三毛。详该条。

  • 潜龙汤

    《医醇賸义》卷二方。龙齿、龙骨、玄参各二钱,龟板八钱,生地黄五钱,知母、黄柏、人参各一钱,蛤粉四钱,肉桂四分,鲍鱼(切片,煎汤代水)。水煎服。治肾阴虚,虚火上炎,口燥咽干,面红目赤。

  • 上附上

    《内经》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上附上,右外以候肺,内以候胸中;左外以候心,内以候膻中。”是对前臂内侧皮肤(尺肤)诊察部位的划分。上,指上段,即远端;“上附上”是对“中附上”而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