揿针
见皮内针条。
见皮内针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或问》。即游丹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烂弦风之症,因脾胃壅热,久受风湿,更加吃诸毒物,日积月累,致成风烂。胞睑之内变成风痘,动则发痒,不时因手拂拭,甚则连眼眶皆烂,无分春夏秋冬皆如是。”属眼弦赤烂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存心。江西崇仁人。武昌路医学教授,治病多显效。但常以脉象推断寿夭祸福,对医学和诊断学产生了不良影响。
六郁之一。《丹溪心法》卷三:“血郁者,四肢无力,能食便红,脉沉。”因暴怒、挫闪、劳役过度,饥饱不调等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郁源流》:“盛怒叫呼,挫闪,饥饱劳役,致胸胁间常如针刺痛,或能食,小便淋,大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狼毒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亦称鸡心蛾。系指乳蛾生于喉中因其小而不易见者。《喉科种福》卷四:“蛾生喉中,其痛倍常,医不能见。俗名鸡心蛾。”多由肺胃热蕴,复感外邪,风热邪毒上冲咽喉所致。属乳蛾类。详乳蛾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何其伟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六方。生石膏、知母、炙甘草、人参、甘草、兰香、防风、升麻、桔梗、连翘、半夏、白豆蔻。水煎服。治消中能食而瘦,大渴便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