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按跷

按跷

按摩推拿的古称。《素问·异法方宜论》:“中央者,其地平以湿,……故其病多痿厥寒热,其治宜导引按跷。”唐·王冰注:“按,谓抑按皮肉;跷,谓捷举手足。”参见按摩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急解索

    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半边莲之别名。②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廊茵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热水肿

    病名。指水肿之偏于热重者。见《丹溪心法·水肿》。多因燥热伤肺,失于肃降,不能通调水道所致。主要表现为身面浮肿,先见喘促,胸腹胀闷,口渴心烦,小便赤涩等。治宜清肺利水,用麦冬汤、清肺饮合四苓散。二便不通

  • 司地

    运气术语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即在泉。参见司天在泉条。

  • 吴东旸医案

    书名。清·吴达撰。刊于1879年。治案40余条,以伤寒、时症为多。重六经辨证,每条记述较详。后收入《医学求是》中。

  • 大雁功

    气功功法。模仿大雁动作姿态及生活习性而编练的一套动功功法,又称大雁六字功。由沈鹤年编创。共分七节,主功为大雁起落。“六字”的六节分别为:肝功,前后展翅;心功,抱颈颠顶;脾功,托天降地;肺功,大雁拍水;

  • 伤科

    伤科,是指诊治跌打损伤的一门专科。《周礼·天官》疡医“掌肿疡、溃疡、金疡、折疡之祝药……”。其中金疡、折疡,是最早的伤科。汉代军营有专门记述伤科疾病的《折伤簿》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(成书于公元841

  • 增损承气丸

    《外台秘要》卷六引《延年》方。前胡、大黄、炙枳实各七分,桂心、干姜、吴茱萸各五分,茯苓四分,芍药六分,炙厚朴、陈皮各十分,杏仁七十枚。为末,蜜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服后稍停饮酒任性,以气宣下泄为度

  • 扁草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和胃理气

    理气法之一。是治疗气、痰、食、湿等病邪阻滞中脘的方法。症见脘腹胀闷、吞酸或吐酸水、嗳气等,用枳实、陈皮、姜半夏、炒莱菔子、煅瓦楞子等药。

  • ①(zhāng)。①亢盛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。”②张开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痿厥者,张而刺之,可令立快也。”③布列,开阔平满之意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五官已辨,阙庭必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