涎与唾的合称。俗称口水。详涎、唾条。
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额骨形成的菱形骨间隙。参见囟条。
病名。因食疫畜肉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食诸肉中毒候》:“凡可食之肉,无甚有毒。自死者,多因疫气所毙,其肉则有毒,若食此毒肉,便令人困闷吐利无度,是中毒。”参见食六畜肉中毒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胶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河北中药手册》。即马蔺子,详该条。
法医学著作。5卷。宋·宋慈撰,清·王又槐增辑,阮其新补注。本书是《洗冤集录》增补注释本的一种,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。参见洗冤集录条。
【介绍】:见金铭条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浊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五淋二浊源流》。因浊病有白浊、赤浊之不同,故名。亦称赤白浊。参见赤白浊、浊、便浊、精浊各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虎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