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手丫发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梅圈

    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三。又名杨梅圈疮。其形大小不一,二三相套,色红作痒。

  • 槐实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槐角,详该条。

  • 水瑕深翳

    病名。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:“水瑕深翳,黑水(指黑睛)内横深瑕盘,青色沉沉入,痛楚无时,此五脏俱受热。”即冰瑕翳深外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拘苛

    证名。指筋脉拘急,肌肉有沉重、麻木感觉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筋肉拘苛。”王冰注:“拘,急也;苛,重也。”《类经·运气类》:“筋肉得寒则为急为痹,故筋急肉苛。”

  • 黄饭花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密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头临泣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15。《针灸甲乙经》名临泣;《圣济总录》名目临泣;《针灸资生经》名头临泣。属足少阳胆经。足太阳、足少阳、阳维之会。位于眉中直上入发际0.5寸,正视时与瞳孔相直;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之

  • 漏腮

    病名。指腮部之漏疮。即骨槽风之别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丹溪脉诀指掌

    脉学著作。清·刘吉人编撰。刘氏选录《脉诀指掌病式图说》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,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。书中夹有一些糟粕,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。后编入《三三医书》中。

  • 里寒证

    证名。指伤寒阴证,即中寒。《医学心悟·伤寒主治四字论》:“何谓里寒?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,手足厥冷,脉微细,下利清谷者,名曰中寒。”如太阴病的理中汤证,少阴病的四逆汤证,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证等

  • 疫疠皰疮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。即痘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