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》。亦称脑鸣、头响。详该条。
用升提的药物组成,具有补益升举中气作用的方剂。如因气虚而脱肛或子宫下垂,用补中益气汤。
【介绍】:见秦之桢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为太子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七。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。
中药炮制法之一。用水洗去药物表面附着的泥沙或其他杂质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黑带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嘉德。信州路(今江西上饶)人。以小儿科闻名。著有《痘疹心法》(已佚)、《痘疹金镜录》等书。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小儿温壮者,由腑脏不调,内有伏热,或挟宿寒,皆搏于胃气。足阳明为胃之经,主身之肌肉,其胃不和调,则气行壅涩,故蕴积体热,名为温壮候。”参见乳子病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