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经逢原》。为蒟酱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南京中医学院《中医学概论》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营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血热经行先期。详该条。
脉应四时之象。春季阳气上升,万物生发,正常脉象亦相应呈现流畅柔和而挺直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春脉如弦……其气来耎弱轻虚而滑,端直以长,故曰弦。”
指大肠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大肠者,传道之官,变化出焉。”参见传道之腑条。
出《灵枢·热病》。腘窝中央。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聤耳。见《脉因证治》卷下。①系指耳内肿起,色赤疼痛,流脓或耳内生物如赤肉。《医林绳墨》卷七:“又有停耳者,耳内有生赤肉,或有脓肿是也,此有气郁生痰,内火攻冲,肿似赤肉,或兼脓汁溃烂,谓之停耳
经外奇穴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治小儿卒腹痛皮青黑方……又灸脐上下左右去脐半寸,并鸠尾骨下一寸,凡五处,各三壮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将前者列作奇穴,名卒腹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