庄氏慈幼二种
见遂生福幼合编条。
见遂生福幼合编条。
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。参见上损及下条。
小儿病的外治方法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包括疏表法、清里法、解烦法、开闭法、引痰法、暖痰法、纳气法、通脉法和定痛法。分详各条。
①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寒与热是两种相对的症状。本篇着重阐述有关寒、热两种类型的病证及治疗方法,故名。文中介绍了皮寒热、肌寒热、骨寒热以及骨痹、热厥、寒厥等病症和针刺方法。还叙述了四时取穴的常规和中病而止的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一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凤林寺《女科秘宝》:“产后单潮,此症当审虚实,如血尽发热乃是虚热,当服八珍汤;若食炒鸡姜椒热物,此虚中有热,加枳壳、黄连;若恶血未尽发热,宜服红花当归散。”指产后出现的单纯发热而无其他兼证。参产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彭浩条。
出《摘元方》。为瓦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利尿穴。见该条。
婴儿出生后,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。参囟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