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牙痛之因于胃经湿热内蕴者。用黄连温胆汤、甘露消毒丹等加减。参见痰毒牙痛条。
五音之一。肾音羽,其音柔细尖利,沉而深。
即留罐法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地肤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林珮琴条。
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初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,徽宗时太医令。赴京前以医名于越。1107~1110年(大观年间)任奉议郎、太医令兼措置药局检阅方书等职,奉命与陈师文、陈承等校正医方,编辑《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
出《针经指南》。即八脉交会穴,见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滴水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物本定而目见为动也。”多因恣酒嗜燥,头风痰火,阴虚血少所致。可兼见头晕目眩等症。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患,可出现此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