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六十。系指喉风之发病急骤者。详紧喉风条。
病证名。肛门脱出,有的在大便时肛门下脱,便后又慢慢收合,但也有病延日久,肛门滑脱不收,不能自然收缩者。主要是由于泻痢日久,中气虚弱,肠薄脂消,使肛门滑脱不收。每多伴见面色青黄,唇色淡白指头发冷等。治以
出《灵枢·经别》等篇。又名嗌、咽嗌、喉嗌。古名嚥。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。《重楼玉钥》:“咽者,嚥也。主通利水谷,为胃之系,乃胃气之通道也。”古代医籍常咽、喉并称。《灵枢·忧恚无言》:“咽喉者,水谷之
出《广东新语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备览》,生于左额之疽为风疽、右额之疽为气疽,故名。证治见额疽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黑老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药物发泡灸。详该条。
即唇紧。详该条。
与疏郁理气义同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