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肱条。
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胸两旁的十二个穴位。详膺俞条。
病名。见《囊秘喉书》。鏁,同锁(《集韵》)。即锁喉风。参见喉风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曹锡珍《外伤中医按摩疗法》。用两手掌尺侧面对合,夹住应治疗部位的肌肉,一夹一放地反复进行;也可将肌肉夹起后摇动几下再放。多用于腹部。
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。即白术散第二方。见白术散条。
证名。又称欠。见《医碥·欠嚏》。详欠条。
产后三冲之一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:“败血上冲有三,……若闷绝呕恶。腹满胀痛者曰冲胃,……用平胃加姜桂,往往获效。不应,送来复丹。呕逆,腹胀,血化为水者,金匮下瘀血汤。”
即普济消毒饮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,见吴克潜《病源辞典》。又名通睛,指眼珠呆滞,不能活动者。详通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