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位于翳风与翳明两穴连线之中点处。主治失眠,偏头痛,精神分裂症等。直刺1~1.5寸。
即痧药丸,见该条。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九。即洪宝丹,见该条。
见《药物生产辨》。为菊花药材之一种,详菊花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薛雪撰,撰年不详。此书专论湿热病证,共35条。每条均有薛氏自注。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,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,指出湿热多由阳明、太阴两经表里相传。其立论和治法为后世所宗。嗣后章虚谷曾加注
夏令盛长之气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收气不行,长气独明。”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栀子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无患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因肝胃二经火毒飞腾,所以帝丁(即悬雍垂)长硬,白衣裹满,咽物不下,右关之脉浮大,用六味汤加山栀、连翘、黄芩、黄柏、生石膏、滑石、葛根、木通、草河车;服玉枢丹…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