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经大成》卷三方。玄参、桑白皮、枳壳、黄连、杏仁、旋复花、防风、黄芩、白菊花、葶苈子。水煎服。治肺热气滞而致的白睛肿胀,日夜疼痛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反治法之一。指治疗真热假寒的方法。例如病人身大热、口大渴、大汗出、脉洪大、四肢逆冷,其中四肢逆冷是假寒,余证是真热,用白虎汤热服。
见《银海精微》卷上。即猪肝散,见该条。
外感表证传里所表现的热性病变。风、寒、燥、湿等外邪侵入人体后,在初期阶段,多有恶寒、苔薄白等表寒症状;如病邪传入气分以后,则出现不恶寒反恶热、口渴唇干、心烦、便秘、尿赤、舌红苔黄、脉数等症,显示病邪化
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。出清·袁于江《生生宝录》。一曰静,二曰淡(咸伤肾后而绝产,酸伤肝行步艰难,煎炒厚味伤脾),三曰乐(乐则血气易和),四曰坐(使血不上攻)。
治法。宣达气机、通调水道的一种利水化湿方法。适用于肺气不宣,脾不运湿,气化不行所致的水湿停滞病症。症见咳嗽气喘,小便不利,肿满身重,或兼有发热等。用越婢加术汤或五苓散等方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荠菜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颌部,承浆穴外开1寸,当颏孔处。布有面神经,颏神经和面、颏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黄疸,面瘫,齿痛,唇口疔疮;以及齿龈溃烂,三叉神经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黄明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