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乙神针集解
见太乙神针条。
见太乙神针条。
证名。见《内经吴注》卷二十。同心下否痛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曜孙条。
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详颊车蹉条。
针灸著作。一名《针灸大全》。10卷。明·杨继洲撰,靳贤校正。刊于1601年。杨氏在早年撰写的《卫生针灸玄机秘要》(已佚)一书基础上,进一步汇集了多种针灸文献编成。卷1摘录了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等书的针灸
用宣散之药,去除壅郁之证。《汤液本草》卷上:“宣可以去壅,姜、橘之属是也。”又如胸中胀闷、呕吐、恶心等症,可用二陈汤利气散郁。
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
证名。指麻风病重症的五种表现。见《疠疡机要》卷上。又名五不治。即皮死麻木不仁,肉死针刺不痛,血死溃烂无脓,筋死指脱,骨死鼻柱坏。
针灸体位。详坐位条。
雍容自得。《灵枢·通天》:“阴阳和平之人,其状委委然。”
逆流,亦作竖起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“泝然起毫毛。”谓恶寒而毫毛竖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