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俞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二方。制大黄五两,车前子二两半,槟榔、郁李仁、火麻仁、菟丝子、牛膝、山药、山茱萸各二两,枳壳、防风、独活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治风痱,缓则四肢不举,成一臂不遂,或左瘫右
指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五脏之道,皆出于经遂,以行血气,血气不和,百病乃变化而生,是故守经遂焉。”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肺疳。见该条。
见补阳还五汤条。
病名。见《陈氏秘传》。即肘关节脱臼。详手臂出臼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钩藤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此乃胃家之邪热发泄所致。痧透则呕自止。若痧隐而不透,呕甚吐者,治宜以透邪、解毒、清热、止呕之剂。参见疫喉条。
见《江西中医药》(10):64,1957。为千斤拔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