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椎骨
骨名。即旋台骨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旋台骨。详该条。
宋代福利设施。据载系专为收葬无依无靠的尸骨而设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胎产秘书条。
指脾的运化功能及在运化活动过程中起温煦作用的阳气,是人体阳气在脾脏功能方面的反映。如脾阳虚、运化失职,可出现饮食不化,腹胀满,大便溏泄,四肢不温;或痰湿内阻,发生痰饮;或水湿停滞,四肢浮肿等病症。脾阳
见《卫济宝书》卷上:“当决之,决而以油捻子塞之,良久乃去,可以尽毒。”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。见捻子条。
证名。指口唇内缩。多由脾经寒盛所致。《证治汇补·口唇章》:“唇属于脾,经合于胃,脾胃受邪则唇为之病,风胜则动,寒胜则缩。”治宜理中汤等方。参见唇萎条。
五脏六腑的统称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列别藏府。”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针眼之俗称。详该条。
①泛指全身关节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少阳终者,耳聋,百节皆纵。”②中药马陆的别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