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大叶桉

大叶桉

药材名称大叶桉

拼音Dà Yè ān

别名蚊仔树

来源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,以入药。全年可采,阴干备用。

原形态常绿乔木,高5~15米,树皮粗糙,有槽纹,灰棕色至暗棕色,小枝浅红色。单叶互生,卵状披针形,革质,长8~18厘米,宽3.5~7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浑圆且稍不对称,全缘,两面无毛,有透明腺点,揉之有香气,侧脉极多,细而明显,与中脉近成直角,沿边缘联为边脉,有叶柄,长0.6~1.2厘米。春季开白花,径达18毫米,4~12朵排成腋生或侧生的伞状花序,总梗有棱且呈压扁状,长约2.5厘米;萼管窄陀螺形或稍呈壶状,下部渐窄成柄;花瓣与萼片合生成一冒状体;雄蕊极多数,分离;子房下位。朔果为宿存萼管包被,呈倒卵状长椭圆形,长约1.2~1.5厘米,果瓣3~4长期粘合或迟裂。

生境分部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、山坡和路旁。我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。

栽培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环境,耐寒和耐旱性较差。在山地土壤水分不足或瘠薄的地方,生长缓慢,并出现矮化现象。种子繁殖,春季或秋季于苗床撒播,盖细土2分左右,播后用松针稻草或其他材料覆盖保湿。气温15~20℃,5、6天出苗。出苗后逐渐除去覆草。春播出苗后1~2个月,秋播经2~3个月,苗木高3、4寸左右移植。如发现地下害虫为害,可用0.5%六六六粉加肥土混拌后,在行间开沟施用,效果较好。

化学成分鲜叶含挥发油(桉树油)约0.7%,油的主要成分为桉油精(cineole)、百里香酚(thymol)、古容薁(guajazulene,C15H18)、蓝桉醇(globulol,C16H26O)、松香芹酮(l-pinocarvon,C10H14O)。此外,尚含桉叶酸、苦味质、鞣质、树脂等。

药理作用1、大叶桉抗菌力较强,抗菌谱亦广。大叶桉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肺炎球菌、八叠球菌、甲型链球菌、奈瑟球菌、痢疾杆菌、绿脓杆菌、大肠杆菌、伤寒杆菌、副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。并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。

2、挥发油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、促进分泌物增加、稀释痰液,有祛痰作用。

3、用20%桉叶蒸馏液、供注射时皮肤消毒用,经临床试用有一定消毒效果。

4、用20%桉叶液洗涤伤口和代替呋喃西林纱布换药,效果良好。

5、其挥发油在体外,有强大杀灭阴道滴虫的作用。本品煎剂杀灭钩端螺旋体的效果较好。

6、大叶桉有降压作用。

性味微辛、微苦,平。

功能主治疏风解热,抑菌消炎,防腐止痒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治上呼吸道感染,咽喉炎,支气管炎,肺炎,急、慢性肾盂肾炎,肠炎,痢疾,丝虫病;外用治烧烫伤,蜂窝织炎,乳腺炎,疖肿,丹毒,水田皮炎,皮肤湿疹,脚癣,皮肤消毒。

用法用量3~5钱(鲜品0.5~1两),内服不宜过量;外用适量,煎水外洗。

复方1、感冒:鲜大叶桉4斤,桑叶3斤,煎2次,过滤,浓缩成流浸膏状,加入野菊花粉末1斤,搅匀,干燥,磨粉,加白糖适量装袋,每袋10克。每次1~2袋,每日1~2次,开水冲服。

2、丝虫病:新鲜连枝大叶桉叶3两,切细,加水3倍,小火煎3小时,去渣,再浓缩至60~100毫升。于晚上8时30分~10时1次服完,儿童酌减。

3、疖肿,皮肤溃疡:取大叶桉叶1份,加水3份,煎至剩下1/6溶液时过滤,再浓缩至滴水成珠为度,以3:1比例加凡士林调匀,外敷患处。

4、脓疱疮,湿疹:大叶桉叶、苦楝树皮各适量。煎水外洗,每日2次。

5、用于皮肤消毒:20%大叶桉叶煎剂溶液。用于针灸及皮下、肌肉和静脉注射前皮肤消毒。

6、防治水田皮炎:鲜大叶桉叶、鲜乌桕叶各10斤。捣烂加水到100斤,煎5小时,去渣浓缩成流浸膏8斤左右,加防腐剂备用。①预防:隔1~2日搽皮肤1次。②治疗:视病情而定,每日搽患部数次。

7、霉菌病:①肠道霉菌病:大叶桉叶、乌桕叶、鸭脚木叶、三叉苦叶各0.5~1两,水煎服,每日2次。7天为一个疗程。②阴道霉菌病:将上述四味药各等量,加水适量煎成流浸膏。用药前先洗净患部,将药直接涂布阴道内,每日1次,7天为一个疗程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羊鹊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地羊鹊药材名称地羊鹊拼音Dì Yánɡ Què别名斑鸠窝、三月黄花、酸米子、小花生藤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全

  • 牛筋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牛筋草药材名称牛筋草拼音Niú Jīn Cǎo别名蟋蟀草、路边草、鸭脚草、蹲倒驴、牛顿草、千人踏来源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(L.)Ga

  • 牡荆沥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牡荆沥药材名称牡荆沥拼音Mǔ Jīnɡ Lì别名牡荆汁(《登真隐诀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汁。制法将新鲜荆木裁成尺余长之小段,两端架于砖上,其下以火烧

  • 掌裂蟹甲草

    药材名称掌裂蟹甲草拼音Zhǎnɡ Liè Xiè Jiǎ Cǎo别名虎草、羊角天麻来源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常裂蟹甲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calia palmatisecta (Jeffr.

  • 毛果珍珠茅

    药材名称毛果珍珠茅拼音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英文名all-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别名三面锋、可角草、割鸡刀、三稔草出处始载于《中国植物Ⅱ卷》。来

  • 尖叶子打虫药

    药材名称尖叶子打虫药拼音Jiān Yè Zi Dǎ Chónɡ Yào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腾冲过路黄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tengyu

  • 马兰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马兰药材名称马兰拼音Mǎ Lán别名鱼鳅串、泥鳅串、鸡儿肠、田边菊、路边菊、蓑衣草、脾草来源本品为菊科马兰属植物马兰Kalimeris indica(L.)Sch.-Bip.[As

  • 小蜡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蜡树药材名称小蜡树拼音Xiǎo Là Shù别名蚊仔树、冬青、山指甲、蚊子花、水黄杨、千张树、山雪子、青皮树、水狗骨、转椒子、满地红、土茶叶、小刀伤来源木犀科

  • 麻栎

    药材名称麻栎拼音Má Lì别名青刚、橡椀树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.,以果实及树皮、叶入药。秋季采果实,晒干;夏季采鲜叶入药。性味树皮、

  • 虎掌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虎掌草药材名称虎掌草拼音Hǔ Zhǎnɡ Cǎo别名溪畔银莲花、白花虎掌草、见风青、见风黄、蜜马常、汉虎掌、野棉花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