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补医方一盘珠
见医方一盘珠条。
见医方一盘珠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病名。即皮肤裂口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九。因肌热骤被寒冷风燥所逼,致血脉阻滞,肤失濡养而成;并与经常磨擦、压力、浸渍等有关。多发于手掌,手指尖或足跟、足底两侧等处。患处皮肤枯燥,增厚发硬,并有长短深浅不一
证名。古称鼻鼽。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。多由肺卫不固,风寒侵袭鼻窍所致。《中藏经·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》:“肺气通于鼻,和则能知香臭矣,有寒则善咳,……实则鼻流清涕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
痰饮的古称。出《脉经·辨三部九候证第一》。详痰饮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五谷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方补德撰,刊于1808年。本书记述了以喉风(包括喉痹)为主的咽喉病治法。卷1喉痹;卷2咽痛;卷3喉风36症;卷4针诀(即针刺取穴等治法)。作者主张治疗喉风应以逐风药为主,不宜用苦寒药妄
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天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江天览《妇女病自疗法》卷一。即产后余血奔心。详该条。
针刺用语。与动而伸之对举。《难经·七十八难》:“得气,因推而内(纳)之,是谓补。”指针刺得气以后,将针向下按纳,使正气深入,为补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