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堵喇

堵喇

药材名称堵喇

拼音Dǔ Lā

别名化血丹、紫草乌、黔主解、草乌藤乌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紫乌头的块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onitum episcopale Levl

采收和储藏:秋年来挖,除去残望及泥土,晒干或烘干。

原形态紫乌头,多年生草本。块根倒圆锥形,长约5cm,直径约1.8cm。茎缠绕,有分枝,上部疏被伸展的或反曲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与叶片近等长,被反曲的短柔尾与叶片近等长,被反曲的短柔毛,或几无毛;茎中部叶的叶片五角形,长7.5-10cm,宽10-15.5cm,基部心形,3裂达基部或近基部,中央全裂片菱形,近羽状深裂,侧全裂片斜扇形,一回侧裂片不达基部,二回裂片3-4对,全缘或具1-3小裂片,两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。总状花序有3-8朵花;花序轴和花梗密被淡的色短桌上或微硬毛;苞片线形;花梗长1.5-4cm;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,狭线形,长3-8mm,宽0.3-0.5mm,密被短柔毛。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蓝紫色,上等片高盔形,高1.7-2.4cm,下缘长1.5-1.6cm,与外线形成向下展的喙,侧萼片长1.2-1.4cm,外面密被短柔毛;花瓣2,唇长4.5-6mm,微凹,距长约3mm,向后弯曲,无毛;雄蕊多数,花丝全缘或有2小齿,无毛;心皮5,无毛或上部疏生短毛。蓇葖果长1.1-1.8cm,无毛。种子多数,三棱形,长2.5-3mm,密生横膜翅。花期7-10月,果期8-11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-3200山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南部、贵州本部、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,长5-7cm,直径1-2cm。表面黑褐色,极为皱缩,具多数粗纵沟纹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而紫黑色,略可见环状形成层。
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;后生皮层为2-3列细胞;皮层细胞4-5列,均不规则形,间有多数石细胞。形成层环于根上段、中段为六角形,下段略呈六边形。木质部束中的导管1-2列,形成层的角隅大多呈V字形排列。中央为随部。

粉末特征:1.石细胞长条形、梭形、类方形或不规则形,长48-137μm,直径28-44μm,纹孔及孔沟明显。2.淀粉粒均为单粒,长圆形、棒锤形、瓜子形或细条状、长10-36μm,直径5-28μm,脐点均不明显,少数可见层纹。

化学成分块根含乌头诺辛(aconosine),鹤乌碱(scopaline),紫乌生碱(episcopalisine),此乌生宁碱(episcopalisinine),紫乌亭碱(episcopalitine),紫乌定碱(episcopalidine),紫草乌头乌甲(delavaconitine A)汗乌碱(yunaconitine),准蓝尔乌头碱(songorine),塔拉胺(talatisamine),14-乙酰塔拉胺(14-acetyltalatisamine),塔拉胺(talatisamine),14-乙酰塔拉胺(14-acetyltalatisamine),异叶乌头定碱(heterophylloidine),去乙酰异叶乌头定碱(deacetylheterophylloidine)。

药理作用1.对心脏作用,紫乌碱与乌头碱结构相似,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较乌头碱弱600倍,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明显拮抗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作用。紫乌碱高浓度时使大鼠离体心房心率减慢,心收缩力增强,5×10(-3)mol/L紫乌生碱右明显拮抗1.25×10(-4)mol/L乌头碱的增加心率、降低心缩力作后静注乌头碱所致心律不齐,而腹腔注射乌头碱后15min静注紫乌生碱10mg/kg,其抗乌头碱作用更佳,可明显减少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发生率及死亡。

2.局部麻醉作用,1%紫草乌头碱溶液表面麻醉作用约为可卡因的2倍,家兔角膜麻醇可维持40-60min。

3.镇痛作用,紫草乌头碱的镇痛作用较粉防已碱强而弱于吗啡。

4.毒性,紫草乌头碱的小鼠皮下和静脉注射LD50分别为106mg/kg和28mg/kg;给麻醉犬静脉注射10-12mg/kg能使其心率减慢,血压降低,呼吸停止而死亡。

鉴别理化鉴 薄层色谱:取本品粉末1g、加10%氨溶液1ml,乙醚10ml,冷浸24h,滤过。滤波挥干.残渣用二氯中烷洗入1ml容量瓶定容,作为样品溶液。另取滇乌碱、塔拉乌头胺制成各1mg/1ml二氯甲烷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。在高效硅胶GF254薄层极上点样品和对 照品溶液各3pl,以环己烷-乙酸乙酯-二乙胺(8:1:1)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碘化铋钾、碘化钾碘试液等容混合液显色,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谱相应位置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性味味辛;性热;有毒

功能主治祛风湿;解毒;醒酒。主风湿骨痛;跌打伤痛;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-6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醋、酒磨涂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花香薷

    药材名称黄花香薷拼音Huánɡ Huā Xiānɡ Rú英文名Eriostachys Elsholtzia出处始载于《青藏高原药物图谱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唇形科植物毛穗香薷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金雀马尾参

    药材名称金雀马尾参拼音Jīn Què Mǎ Yǐ Shēn别名太子参出处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萝藦科植物金雀马尾参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ropegia mairei(Lev

  • 臭李子

    药材名称臭李子拼音Chòu Lǐ Zi别名老鸹眼、老乌眼。出处过去曾将《本经》所载鼠李考证为本品,然根据植物分布,《本经》等诸家本草所载鼠李并非本种,当为鼠李科植物冻绿 Rhamnus utilis

  • 五爪龙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五爪龙药材名称五爪龙拼音Wǔ Zhǎo Lónɡ别名五叶藤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五叶茹(《泉州本草》)。出处《南宁市药物志》来源为旋花科植物五爪金龙的根或茎叶。秋季采收,切段

  • 胡黄连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胡黄连药材名称胡黄连拼音Hú Huánɡ Lián英文名RHIZOMA PICRORHIZAE别名假黄连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

  • 藤黄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藤黄药材名称藤黄拼音Ténɡ Huánɡ别名海藤、玉黄、月黄来源藤黄科藤黄Garcinia hamburgy Hook. f.,以胶树脂入药。生境分部越南、泰国

  • 鼻血雷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鼻血雷药材名称鼻血雷拼音Bí Xiě Léi别名鼻血连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出处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。冬季采挖,洗净切

  • 小年药

    药材名称小年药拼音Xiǎo Nián Yào别名拔毒散出处《滇南本草》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云南海桐的叶片。原形态云南海桐,又名:多花海桐花。常绿小乔木。叶互生,革质,披针形,长达20

  • 巴豆树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巴豆树根药材名称巴豆树根拼音Bā Dòu Shù Gēn别名大叶双眼龙根、挡蛇剑、独行千里(《岭南草药志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,植物形态详&qu

  • 圆叶乌桕

    药材名称圆叶乌桕拼音Yuán Yè Wū Jiù英文名root-bark of Roundleaf Tallowtree别名妹妔。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大戟科植物圆叶乌桕的叶或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