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腹的俗称,详少腹条。
古针具名。即镵针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镵针……今之名箭头针是也。”
十二经筋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手少阳之筋,起于小指次指之端。结于腕,上循臂,结于肘,上绕臑外廉,上肩走颈,合手太阳;其支者,当曲颊入系舌本;其支者,上曲牙,循耳前,属目外眦,上乘颌(《针灸甲乙经》卷
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。指发热热势壮盛,属于高热的范围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酸模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鸡峰普济方》。即橘皮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疮疡辨证方法之一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疮口周围出现红筋谓之晕。由脏腑受锐毒而成。古人认为晕少者易治,晕多者治疗较难。
舌根部白苔,尖见黄苔。为邪在半表半里,或初入阳明里证。半表半里证用和解法。偏于阳明里证,用清热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