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论著作。2卷。日人贺屋敬(恭安)撰。刊于1811年。此书续写其师吉益东洞之《医断》。上卷论疾病急逆虚实、所在、病因、脉候、病名及死生等。下卷论伤寒六经病及过经、转属、合病、坏病等。现存初刻本。
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即浙贝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五。即疖生于乳房部者。证治同疖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生于耳后发下,软小高突,不痛不痒。治法:以针刺破瘤体,粉发齐出。即皮样囊肿。
见《宁夏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督脉络脉。详该条。
即血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热乘于血,则流渗入肠,与痢相杂下,故为赤痢。”详血痢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集验良方》。6卷。清·年希尧辑。刊于1724年。本书属于验方汇编性质,分为养生、急治、中风、预防中风、伤寒、感冒等50余类。除辑录验方外,其中养生、伤寒、感冒、类中等均附以简短的医论。又有
类中风之一。见《万病回春·类中风》。又名火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