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商陆中毒

猜你喜欢

  • 足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麻醉方法。目前多用于眼部、口腔、颌面部、颈部手术。一般取对侧足底后1/3内侧“头”、“目”二穴;也可根据脏象学说选取相应穴位。操作方法参足针疗法条。

  • 惊风伞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追风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热吐血

    病症名。指风热损肺所致的吐血。《金匮翼·诸血统论》:“风热吐血:风,阳邪也;热,火气也。并入络中,则血溢络外。其证乍寒乍热,咳嗽口干,烦躁者是也。宜以辛凉入血之药治之。”方如《圣惠》荆芥地黄汤、《圣济

  • 铜针

    针具名。指铜质所制的针具。估计我国在青铜器时代已开始应用。

  • 柿涩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柿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视一为二证

    证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谓一物而目视为二,即内经所谓视歧也。”详视歧条。

  • 咽喉口齿科

    宋太医局医学分科有口齿兼咽喉科。即喉科。详该条。

  • 紫霄花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紫梢花,详该条。

  • 承扶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36。亦作扶承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肉郄、阴关、皮部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大腿的后面,臀下横纹中点处。布有股后皮神经,深层为坐骨神经;并有与坐骨神经并行的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腰、骶、臀

  • 慈济方

    方书名。1卷。明·僧人景隆撰。刊于1439年。本书汇录痈、疽、疔肿、疮疖、诸风、虚弱,蠱胀、诸气、阴火等40余类病证的验方,并附制药法等,但也掺杂了一些佛家迷信的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