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角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上、下唇交会处。因在口的两侧,故称。
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仙茅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兽医学著作。1卷。清代作品,撰人及撰年均未详。本书介绍牛病理论、病候、诊断、针刺穴位与方法以及药性配伍与处方等,并附绘图。本书于1959年经江西省农业厅中兽医实验所校勘后,由农业出版社影印出版。
①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。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、肝胆及下焦大肠、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湿热不攘,大筋软短,小筋长,软短为拘,长为痿。”②温病中的一种。症见发热、头痛、身重而痛、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目衄,详该条。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马尿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司成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十二经脉。详该条。
见《太平圣惠方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法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疲劳过度而见头晕、四肢倦怠,或虚劳属气虚的,用甘温的药物调养。例如中气不足而身热有汗、渴喜热饮、少气懒言、舌嫩色淡、脉虚大,须用甘温除热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