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厥头痛

厥头痛

病证名。指经气逆乱所致的头痛。厥,逆乱之意。《灵枢·厥病》:“厥头痛,面若肿起而烦心,取之足阳明太阴。厥头痛,头脉痛,心悲,善泣,视头动脉反盛者,刺尽去血,后调足厥阴。厥头痛,贞贞头重而痛,写头上五行,行五,先取手少阴,后取足少阴。厥头痛,意善忘,按之不得,取头面左右动脉,后取足太阴。厥头痛,项先痛,腰脊为应,先取天柱,后取足太阳。厥头痛,头痛甚,耳前后脉涌有热,泻出其血,后取足少阳。”参见厥逆头痛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旺胆消酒汤

    《辨证录》卷七方。柞木枝、栀子、桑白皮、茯苓各三钱,白芍药一两,竹叶一百片,泽泻二钱。水煎服。治酒疸,心中时时懊憹,热不能食,尝欲呕吐,胸腹作满。

  • 合穴

    五输穴之一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所入为合。”意为脉气至此最为盛大,犹如水流合入大海,故名。合穴多分布在肘、膝关节附近。十二经各有一个合穴,即尺泽(肺)、曲池(大肠)、足三里(胃)、阴陵泉(脾)、少

  • 天气

    ①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有司天、在泉、左右间气之别,司天之气为三之气,位于正南方,南方在上,故称为天气。②泛指充满于天空中的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地气上为云,

  • 敖氏伤寒金镜录

    书名。简称《伤寒金镜录》。元·杜清碧撰于1341年。是现存早期的舌诊专著。世传较早的刊本为明·薛己所传,后再刻于《摄生众妙方》卷下,清·王琢崖复刻于《医林指月》中,并有其它袖珍本多种。其中以《摄生众妙

  • 人参鹿茸丸

    《圣济总录纂要》卷九方。人参、黄芪(蜜炙)、杜仲(盐酒炒)、山茱萸各三分,鹿茸、天花粉、炙桑螵蛸各一两,炙鸡内金四枚,菟丝子(酒煮)一两半。为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至四十丸,大枣煎汤送下,日

  • 珍珠喉

    病名。多由风热邪毒犯肺所致。症见咽喉内生点如珠,故名。《喉科种福》卷四:“形如珍珠,红盘黄顶,散布于喉中,或纷见于口内。其痛异常,初起发热恶寒,头痛身疼,以人参败毒散发表,大便结以防风通圣散外解内清。

  • 阴燥喉

    病名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。系指因嗜酒积热所致之咽喉痛;或由阴虚于下,火炎于上,或与肠胃湿热熏蒸所致者。症见咽喉干燥不适,灼热而不欲饮,或口烧不渴,足心如烙,久则咽烂。治法:初宜清热除湿。可选用陈皮、瓜

  • 水性流下

    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,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,如腹泻、下肢倦怠和浮肿等。

  • 水液浑浊

    多指小便浑浊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转反戾,水液浑浊,皆属于热。”《类经》十三卷:“水液,小便也。”参便浊条。

  • 春砂仁

    出《古今药物别名考》。为砂仁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