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清·顾锡《银海指南》卷二:“推云,又名黄膜上冲。”即黄液上冲。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十八方。白术、茯苓、猪苓、泽泻、肉桂、丁香、木通、白蔻仁。水煎服。治水郁。
1卷。清·汪昂撰。刊于1694年。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,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。分为补益、发表、攻里、涌吐等20类。每方附有简要注释,便于初学习诵,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。刊印后相应地出
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指产后患痢。多因产后虚损,下地过早,伤于风冷,风冷乘虚入于大肠,肠虚则泻所致。②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指产后恶露不行,败血渗入大肠,积滞而成泄痢者。详产后下利条。
运气学说术语,指统主一岁五运之气,又称“中运”、“大运”,详“中运”条。
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兔儿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山腊梅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脾胃论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钞类编》卷九。指心胀、肝胀、脾胀、肺胀、肾胀。详各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