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刍言
见医门要诀条。
见医门要诀条。
见《寿世保元》卷七。即紫苏饮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多因肝郁化火犯肺,或阴虚肺热,以致肺络损伤,经期血随火动上逆。症见经行衄血。肝火犯肺者,兼见急躁易怒,口苦咽干或咳,治宜平肝泻热,方用丹栀逍遥散加郁金;阴虚者,兼
出《金匮要略》。为冬葵子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饴糖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谷芽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①明太医院原本,罗必炜参订。本书基本上是《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》卷6~7部分,其中小儿类病少方剂4首。参见医门初学万金一统要诀条。②《医方捷径指南全集》(原题清·王宗显辑)的简称。
推拿穴位名。①位于眉心至前发际一线。见《幼科铁镜》。又名额天门。由眉心推至发际,称为开天门。能发汗解表。②即内八卦穴中的乾宫。出《小儿按摩经》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天门即神门,乃乾宫也。”参
病证名。指瘀血所致的心痛。《证治汇补·心痛章》:“血痛,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,以致死血留于胃口,时痛时止,或饮汤水下咽即呃。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,搔抓无措,眠卧不稳,心下如刮,上连胸臆。乃积血
病名。见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又名偏风,亦称半身不遂。多由营卫俱虚,真气不能充于全身,邪气侵袭于半身偏虚之处所致。症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,或兼疼痛,久则患肢肌肉枯瘦,神志无异常变化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偏
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又名疳、湿、疳湿疮。古人认为疳湿是由于久利脾胃虚弱,肠胃之间,虫动侵蚀五脏,使人心中烦懊,其虫上蚀则口鼻齿龈生疮,下蚀则肛门烂痒。用《千金》姜蜜汤(生姜汁、白蜜、黄连),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