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名。指齿根,实为牙颈。《难经》五十八难:“汗注不休,齿本槁痛。”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松塔,详该条。
指十二经之络脉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孙络之脉别经者……传注十二络脉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幼科金针》。又名伤乳、乳不消、乳滞。婴儿哺乳失宜,停滞不化而得。症见呕吐泄泻,吐出物与泄下物均有未消化的乳瓣,且有馊臭气,伴有面色青黄,发热,口渴,多睡,口疮,身渐黄瘦等。治宜开胃消导,先
即清热开窍。详该条。
见清·沈明宗《医征女科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不居集》卷二十一:“直腹泄,饮食入口,少顷即出。”即直肠泻。详该条。
见伤寒指掌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,见《医宗金鑑·幼科心法要诀》。即小儿食积,其证头温腹热,大便酸臭,嗳气恶食,烦不安眠,口干作渴。滞轻者宜木香大安丸消导之;滞重便秘者宜小承气汤攻下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