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刺络拔罐法

刺络拔罐法

拔罐法之一。亦名刺血拔罐法。是指在刺络(刺血)之后再进行拔罐的综合治疗方法。此法于消毒皮肤后,先用皮肤针叩打,或用三棱针或平口小刀浅刺,根据不同的疾病,刺激量的要求,分为:轻刺、中刺、重刺三种。轻刺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,中刺以微出血为度,重刺以点状出血为度;然后再拔火罐,每次留罐的时间,约在10~15分钟左右,起罐后,用消毒棉球擦净血迹,每次出血的总量成人不超过10毫升为宜。一般每隔3~7天治疗一次,4~6次为一疗程。主治肌肉劳损扭伤,腰腿风湿痛,神经性皮炎,皮肤瘙痒,丹毒,神经衰弱,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疾病。但急性传染病,癌症及有出血倾向的病症和孕妇均不宜使用。在大血管的部位须慎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五志化火

    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恐等各种情志活动失调所变生的火证。情志和气的活动密切相关,长期精神活动过度兴奋或抑郁,使气机紊乱,脏腑真阴亏损,出现烦躁、易怒、头晕、失眠、口苦、胁痛,或喘咳、吐血、衄血等症,都属于火

  • 陈省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梦雷条。

  • 火把果

    出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赤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积热泄泻

    病证名。因多进膏粱厚味,酒湿辛辣等物,热积肠胃而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积热泄泻之症,发热口渴,肚腹皮热,时或疼痛,小便赤涩,泻下黄沫,肛门重滞,时结时泻。”脉多沉数,或见促结。治宜清肠胃积热,方如黄

  • 琵琶

    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肩前方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·按法》:“琵琶在肩井下,以大指按之,能益精神。”

  • 大肠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5。出《脉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大肠之背俞穴。位于腰部,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腹痛,腹胀,

  • 癫痫白金丸

    即白金丸,见该条。

  • 白肠

    出《难经·三十五难》。即大肠,见该条。

  • 韩维康

    【介绍】:见韩文海条。

  • 胎膊

    同胞膊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