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利膈汤

利膈汤

普济本事方》卷四:利膈汤

药方名称利膈汤

处方鸡苏叶荆芥桔梗(炒)防风(去钗股)牛蒡子(隔纸炒)甘草(炙)各30克人参(去芦)15克

制法上药研细末。

功能主治治脾肺有热,咽喉生疮。

用法用量每服3克,沸汤点服。

如咽痛,口疮甚者,加僵蚕30克。

摘录普济本事方》卷四

《麻症集成》卷四:利膈汤

药方名称利膈汤

处方薄荷荆芥、力子、元参、瓜蒌防风桔梗连翘黄芩甘草

功能主治麻症因于脾肺火热风邪者。

摘录《麻症集成》卷四

《济生》卷五:利膈汤

药方名称利膈汤

处方防风1两,鸡苏叶1两,桔梗1两,牛蒡子1两,荆芥穗1两,川升麻半两,人参半两,甘草(炙)半两。

功能主治上膈壅热,口苦咽干,痰唾稠粘,心烦喜冷,咽喉生疮疼痛,一切上壅之证。

用法用量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钱,水1盏半,加生姜5片,煎至8分,去滓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济生》卷五

《本事》卷四引都君予方:利膈汤

药方名称利膈汤

别名利膈散

处方鸡苏叶1两,荆芥穗1两,桔梗(炒)1两,防风(去杈股)1两,牛蒡子(隔纸炒)1两,甘草1两(炙),人参半两(去芦)。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轻清解散。主虚烦上盛,脾肺有热,咽喉生疮,腹痈脐中出脓,失护进风,角弓反张。

用法用量利膈散(《医统》卷二十一)。

如咽痛口疮甚者,加僵蚕1两。

各家论述医方集解》:此手太阴、少阴药也。咽痛咽疮,由于火郁,桔梗甘草,甘桔汤也,辛苦散寒,甘平除热,为清膈利咽之要药;加薄荷荆芥防风以散火除风;加牛蒡子以润肠解毒,火者元气之贼,正气虚则邪火炽,故又加人参以补虚退热。

摘录《本事》卷四引都君予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皮汤

    药方名称竹皮汤处方刮青竹皮20克功能主治治病后交接劳复,睾丸肿胀,头重不举,目中生花,腹内绞痛。用法用量上一味,用水400毫升,煮五六沸,绞去滓,顿服。摘录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引《范汪方》

  • 开明膏

    药方名称开明膏处方黄丹2两,青盐5钱,海螵蛸(飞)1钱半,朱砂1钱半,硼砂1钱半,诃子2枚(去核,研末),冬蜜4两(熬1大沸,去末,取净者),槐枝49条,柳枝49条。制法将蜜炼沸,滤过,瓷器盛放汤瓶口

  • 调经种子方

    药方名称调经种子方处方蕲艾4两,香附6两(醋浸,炒),当归2两,白茯苓2两,吴茱萸2两(汤泡7次,盐酒炒),川芎2两,白芍2两,白芷1两,广木香1两(煨),生地2两,小茴1两5钱(炒),炒白术1两半,

  • 萝卜子汤

    《景岳全书》卷五十一:萝卜子汤药方名称萝卜子汤处方萝卜子功能主治催吐。治邪实上焦,或痰或食,或气逆不通所产生的诸证。用法用量萝卜子捣碎,以温汤和搅,取淡汤徐徐饮之,少顷即当吐出。即有吐不尽者,亦必从下

  • 蜡黄膏

    药方名称蜡黄膏处方槐条、椿皮、桃条、楝条、柳条、荆芥。功能主治臁疮。用法用量上熬汤,不时荡洗,无浆绢帛搵干,用生黄蜡于纸上量疮大小摊膏10个,即将10层都拴疮上,3日1洗疮,除去着疮蜡纸膏药1个,余仍

  • 桔梗甘草防风汤

    药方名称桔梗甘草防风汤别名三味桔梗防风汤、桔梗防风汤、甘桔防风汤、三味甘桔汤、甘草防风汤处方桔梗(炒)、甘草(炙)、防风各等分。制法上为粗散。功能主治小儿痘疹,风热咽喉不利。小儿疹子已出,口舌生疮,咽

  • 理中加减汤

    药方名称理中加减汤处方党参9g,白术9g,炮干姜6g,细辛1.5g,吴萸6g,生姜9g。功能主治益补肾气。主肾虚作泻。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。临床应用消化不良性腹泻:陈某,男,70岁。患者三年来多在

  • 大疳丸

    药方名称大疳丸处方白矾(枯)1两,绿矾1两,胆矾2钱,干虾蟆1枚(去肠肚,炙),莨菪子1分,葶苈(炒)1分,蜗牛4枚(以上7味入在瓶内,盐泥固济,候干,火烧通赤,取出研为细末),胡黄连1分,生蜗牛(研

  • 肝肾丸

    药方名称肝肾丸处方当归白芍药天门冬生地黄制法上药研末,炼蜜为丸。功能主治治肝肾阴虚,小便不利,内热神衰,肌肉黑瘦,下午咳嗽,脉细数者。用法用量每服6~9克,温开水送下。摘录《症因脉治》卷四

  • 大苍散

    药方名称大苍散处方苍术(大者)。制法切作两片,于中穴1孔,入盐实之,湿纸裹,烧存性,取出研细。功能主治牙床风肿。用法用量以此揩之。去风涎即愈,以盐汤漱口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六十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