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经刺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胆囊点

    经外奇穴名。亦称胆囊穴。位于阳陵泉下1~2寸间,压痛明显处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支,深部正当腓浅神经处。主治急、慢性胆囊炎,胆石症,胆道蛔虫症,下肢麻痹或瘫痪等。直刺1~1.5寸。

  • 乳利如血

    病证名。《颅囟经》:“初生小儿一月内,乳利如血,是母胸有滞热所作也。”治宜清除滞热,用荷叶蒂、黄连煎服。

  • 逆注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温溜,见该条。

  • 手太阴之正

    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手太阴经别。详该条。

  • 伤热咳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因湿热行令,热伤肺气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热咳嗽之症,咽喉干痛,面赤潮热,夜卧不宁。吐痰黄浊,或带血腥臭,烦躁喘咳,每咳自汗。”脉洪数而滑。治宜家秘泻白散、柴胡饮子、栀连清肺饮、

  • 午夜

    亦称子夜。指子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
  • 心虫

    即蛔虫,详该条。

  • 土败酱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肚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吕晚村

    【介绍】:见吕留良条。

  • 翻天印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九牛造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