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科约编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。
【介绍】:见顾锡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撰《六甲天元运气钤》2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宋代针灸医生。籍贯不详。精通针法,善用补泻法治病。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忧闷伤肝,致帝丁两旁凸起紫筋数条,束紧咽喉,似物撑塞,吐不出,咽不下,名为上格……内投平肝散。”参关格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手法名。见《保生秘要》。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治疗部位上,徐缓、轻柔地来回作直线形或圆周的抚摩。有消肿止痛,镇静解痉等作用。
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长针取法于綦针。”
①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②推拿部位名。即龟尾。位于尾骨端。③经外奇穴别名。见穷骨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疮经验全书》卷一。又名单鹅风、单蛾。为乳蛾之发于一侧者。详乳蛾、单蛾条。